不要以為明銳就是換了商標、換了外殼的速騰,它們二者之間有很多的不同。
從上海試車回來,尚未坐定便被同事圍問:明銳與速騰究竟有何不同。相信這也是大多數對斯柯達感興趣的人最關心的問題。既然同為大眾PQ35平臺的出品,甚至采用幾乎與速騰一樣的底盤,那兩車之間又有何區別呢?
簡單的回答那就是:牌子不同;樣子不同;開起來也不大一樣。
沒錯,一句通俗的話就可以概括完了,這當然不是廢話。這三點如果要攤開來細談,恐怕就已經能很全面描述明銳的差異化所在了。
有過去的車
關于斯柯達的品牌,曾經造訪捷克的同事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課。從捷克的歷史講起,談到波西米亞,再講到一大堆帶給人類寶貴精神財富的捷克藝術家,當然還有斯柯達的歷史,以及那次出游的趣聞樂事。
這讓我們在斯柯達產品說明會上懷著更復雜的心情去端詳探射燈下的明銳。透過三支綠色羽毛和箭頭的Logo,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斯柯達以自行車起家的淵源,也可以回想起曾經比勞斯萊斯貴得多的HispanoSuiza轎車。姑且毋論這段已經化作塵煙的輝煌能否給斯柯達現階段帶來如何實質性的回報,但擁有超過100年歷史的斯柯達,肯定有其與別不同之處,這是我遇見明銳之初就產生的想法。此外,斯柯達的歷史賦予了明銳更多遐想內容,這種潛在的氣質是“VW”商標所不具備的,當然也包括速騰在內,這便是“牌子不同”的意思。
深厚沉淀的外形
世易時移,斯柯達由輝煌轉為沉淪,但由于經營的嚴重不景氣,斯柯達不得不于1989年開始加入大眾集團,并慢慢地被收歸為大眾100%的控股公司。之后大眾便將中低端的產品移植到斯柯達工廠,進行俗稱的“換殼生產”,形成斯柯達如今A00、A0、A和B級四個系列的主力車型,它們分別是Roomster、Fabia、Octavia、Superb等,其中后三者對應的大眾車系便是Polo、Jetta、Passat,而新一代的Octavia亦即為本次試駕的主角——明銳。
從外觀來看,明銳的造型要比速騰沉穩得多,如果將明銳和速騰擺在一起,你會發覺它們的“年齡”相差至少有五歲,將斯柯達沉淀的歷史刻意塑造的結果。盡管是全新一代的車型,明銳并沒有采用多少時尚的元素,尤其是前臉的設計。除了Logo往后刻意拉出兩條輪廓線外,明銳的外形與上一代Octavia歐雅相比似乎難分難解。
但這并非“樣子不同”的重點,它們既然能掛不同的標志,自然就應該表達各自的家族面譜特色,明銳看起來是典型的斯柯達,那不就很好嗎?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作為一款國產車,明銳身上針對本土化所作的改進。
配合目前國人的審美眼光,明銳的外形加入了為數不少的鍍鉻飾條,從水箱格柵,到前、中、后的防擦條,再到門把手,后尾箱蓋等處均醒目可見。對于明銳這樣沉穩內斂的造型,它又似乎能起到大方奪目的效果,作用應該是非常正面的。
在外觀上添油加醋,這在一汽大眾的速騰上是幾乎不能見到的,而通過帕薩特到領御,Polo到勁情、勁取,上海大眾已經形成了車型開發的一定能力,尤其是在外觀和內飾方面。德國大眾對上海大眾的本土化動作已經相當認同。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最好的本地化就是最好的全球化這個道理,上海大眾似乎已經有相當的心得(領御推出后馬上煥發第二春便是明證)。據了解上海大眾今后再引進的車型,都具有進行這樣本土化動作的自由。
不要以為明銳就是換了商標、換了外殼的速騰,它們二者之間有很多的不同。
從上海試車回來,尚未坐定便被同事圍問:明銳與速騰究竟有何不同。相信這也是大多數對斯柯達感興趣的人最關心的問題。既然同為大眾PQ35平臺的出品,甚至采用幾乎與速騰一樣的底盤,那兩車之間又有何區別呢?
簡單的回答那就是:牌子不同;樣子不同;開起來也不大一樣。
沒錯,一句通俗的話就可以概括完了,這當然不是廢話。這三點如果要攤開來細談,恐怕就已經能很全面描述明銳的差異化所在了。
有過去的車
關于斯柯達的品牌,曾經造訪捷克的同事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課。從捷克的歷史講起,談到波西米亞,再講到一大堆帶給人類寶貴精神財富的捷克藝術家,當然還有斯柯達的歷史,以及那次出游的趣聞樂事。
這讓我們在斯柯達產品說明會上懷著更復雜的心情去端詳探射燈下的明銳。透過三支綠色羽毛和箭頭的Logo,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斯柯達以自行車起家的淵源,也可以回想起曾經比勞斯萊斯貴得多的HispanoSuiza轎車。姑且毋論這段已經化作塵煙的輝煌能否給斯柯達現階段帶來如何實質性的回報,但擁有超過100年歷史的斯柯達,肯定有其與別不同之處,這是我遇見明銳之初就產生的想法。此外,斯柯達的歷史賦予了明銳更多遐想內容,這種潛在的氣質是“VW”商標所不具備的,當然也包括速騰在內,這便是“牌子不同”的意思。
深厚沉淀的外形
世易時移,斯柯達由輝煌轉為沉淪,但由于經營的嚴重不景氣,斯柯達不得不于1989年開始加入大眾集團,并慢慢地被收歸為大眾100%的控股公司。之后大眾便將中低端的產品移植到斯柯達工廠,進行俗稱的“換殼生產”,形成斯柯達如今A00、A0、A和B級四個系列的主力車型,它們分別是Roomster、Fabia、Octavia、Superb等,其中后三者對應的大眾車系便是Polo、Jetta、Passat,而新一代的Octavia亦即為本次試駕的主角——明銳。
從外觀來看,明銳的造型要比速騰沉穩得多,如果將明銳和速騰擺在一起,你會發覺它們的“年齡”相差至少有五歲,將斯柯達沉淀的歷史刻意塑造的結果。盡管是全新一代的車型,明銳并沒有采用多少時尚的元素,尤其是前臉的設計。除了Logo往后刻意拉出兩條輪廓線外,明銳的外形與上一代Octavia歐雅相比似乎難分難解。
但這并非“樣子不同”的重點,它們既然能掛不同的標志,自然就應該表達各自的家族面譜特色,明銳看起來是典型的斯柯達,那不就很好嗎?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作為一款國產車,明銳身上針對本土化所作的改進。
配合目前國人的審美眼光,明銳的外形加入了為數不少的鍍鉻飾條,從水箱格柵,到前、中、后的防擦條,再到門把手,后尾箱蓋等處均醒目可見。對于明銳這樣沉穩內斂的造型,它又似乎能起到大方奪目的效果,作用應該是非常正面的。
在外觀上添油加醋,這在一汽大眾的速騰上是幾乎不能見到的,而通過帕薩特到領御,Polo到勁情、勁取,上海大眾已經形成了車型開發的一定能力,尤其是在外觀和內飾方面。德國大眾對上海大眾的本土化動作已經相當認同。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最好的本地化就是最好的全球化這個道理,上海大眾似乎已經有相當的心得(領御推出后馬上煥發第二春便是明證)。據了解上海大眾今后再引進的車型,都具有進行這樣本土化動作的自由。
開起來不一樣
由于是同一平臺上的出品,底盤結構包括前后懸掛的形式都相同,動力系統也是1.8渦輪增壓發動機和6前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于是明銳的駕駛感覺90%都與速騰類似。
而另外10%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明銳的心臟——1.8T渦輪增壓發動機。該發動機帶有大眾得意的FSI汽油缸內直噴技術,調校上馬力做到最大160匹,為同級主流車型中最高,比沒有FSI的速騰1.8T還要高10匹。即使倍受置疑的寶來R運動版前來挑戰(最大馬力177匹),明銳也不會怯場,因為在1500-4200rpm的區域之間,這款1.8T FSI發動機都能保持有最大250Nm的扭力輸出,而寶來R只有235Nm。只要愿意,1.8T FSI發動機馬力可以進一步上調,而且大有潛力可挖,只是為了保證6.3L/100km的經濟油耗,這樣的設定已經非常均衡了。這樣的動力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渦輪動力的強烈推背感以及低轉速下足夠的扭力韌性,短短的試車時間內我們分別進行了市區和高速的體驗,無論是緩慢行車和高速狂奔,明銳都顯得收放自如、隨心所欲。但由于采用E-Gas電子油門,明銳的加油響應會有半拍的遲滯表現,對于喜歡操控直接的人士來說并不是好消息,但電子油門卻能帶來更精確控制噴油和燃燒的好處,以滿足上述所提的優異油耗表現,相信是更多普通勤儉節約車主的福音。
第二點不同是懸掛調校,在試車當天我們曾找到空地對明銳的極限進行一番催逼。在繞樁環節中,發覺明銳后懸掛具有非一般的動態,只要速度稍微增加,尾部便很快呈現出外擺的傾向,而且這種甩尾的傾向越來越加重,速度推到極限之前,尾部早已開始甩了。
后來再試同一個彎角高速過彎,只要外側車輪受到壓力,尚未出現推頭現象,尾巴便能自行向外擺出。連試幾次反應都是如此,似乎明銳寧死都不愿推頭一般。這在前驅車來說實屬少見,只有標致雪鐵龍的后輪隨動后懸掛才有類似的現象。
我們沒有測試過歐洲的版本,只是私底下猜想可能這是國產版為了針對國內道路情況調校出來的效果。理由是在一般路面體驗中,明銳懸掛柔軟舒適,與硬朗扎實的歐系風格大相徑庭。我們猜想明銳是調軟懸掛參數之后,尾部才會導致這種奇怪特性出現。而廠方也未安排工程師在現場進行解答,事后打聽,原來這只是試裝的個別現象,實際上會像普通車般正常。
但這種懸掛調校在日常使用中是實用的。中國的道路情況復雜,車主們遇到的爛路的機會較多,這樣舒適的懸掛能夠過濾絕大部分的顛簸,乘坐上會更安逸。唯一缺點是上下大振幅的動作增多,可能更容易出現眩暈的感覺。不過權衡利弊,我們認為總體來說是利大于弊的。
開起來明銳與速騰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心境。駕駛速騰是一種年輕活力充滿激情的感覺,而坐在明銳的方向盤面前,盡管知道腳下有更強的動力,反而會不為所動,依然保持一種像產品推介會上所講的“注重內在品位”的感覺。
順帶一提,其實斯柯達的車型駕控感覺普遍與大眾的有所區別,之前我們試過的Fabia和Superb均與Polo和帕薩特不同,至于詳細情況,就留待下次上海大眾將他們投產時再細談吧。
“重”與“輕”
再談到其余表現,就像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中所論述的“重”與“輕”一樣,明銳車身上處處體現這種“重”與“輕”的矛盾所在:關門聲扎實有力,證明車架底盤的厚重做工。但開起來卻輕快跳躍,E-Gas油門腳感輕盈,電子助力的方向盤也輕松就手,與穩重的外形產生對撞。
明銳的內飾與外形步調一致——顯得深沉和穩重,主要是深紅色的仿桃木飾條帶來的效果,這是與營造年輕氣氛的速騰最大區別。除此之外,在車廂用料、做工等細節,包括座椅的形狀和乘坐感覺,均與速騰大致相同,都是大眾一貫硬朗的德式作風。
明銳敦厚的形象,車廂卻采用五門三廂式年輕化的形式。尾箱在打開連后擋風玻璃一體,不僅令開口驟然增大,還令尾箱擁有560升的容積,如果將后排座椅靠背放平,更可以得到1350升的海量。對于家庭用車來說,明銳無疑十分具備便利性,這又是只注重運動的年輕速騰所不能比擬的。
為何先做明銳
對于斯柯達,上海大眾明確表示要逐步引進其全系列的車型,作為下一階段多品牌策略的營銷手段。但為何要先做明銳這款A級轎車呢?最大的考慮當然是彌補上海大眾暫時缺失的A級車平臺。根據大眾在中國之前的布局,在14-20萬之間的車型中,上海大眾尚存在空檔,而定位在Polo和帕薩特領御之間的明銳,無疑就是最好的補充。
盡管在價格區間上明銳的定位與仍在生產的桑塔納存在沖突,有產業記者也曾議論過,但我們認為兩者車型的差異和功能都不能相提并論,在此也無需多講。反而有人擔心的是明銳會與一汽大眾的速騰存在競爭,在此我想先列舉一個小小的配置。之前提到明銳在激烈操控中存在容易出現甩尾現象。如果車型帶有ESP裝置的話,縱使車型底盤調校上存在任何傾向,電子系統也及時出面干預。事實上試駕的頂配版明銳身上沒有裝備ESP系統,在產品說明會中也沒有提及此項裝備,換言之在首先上市的明銳中暫不提供(廠方表示今后會做考慮)。再對比帶有ESP速騰,恐怕差異性就一目了然。如今ESP在美國已經是標準配置,而明銳的配置表應該能夠很清楚告訴大家,其定位會稍微的與速騰拉開差距。這同樣意味著明銳的售價會根據速騰的定價來制定,最后,據非正式的消息透露,明銳的價格將會給消費者帶來驚喜。
事實上,在歐洲市場中,斯柯達正是用這種令人驚喜的性價比來迅速拉升市場占有率,較低定位的車型卻具備德系車的高品質,這樣的車子自然會大受歡迎。于是在過去3-4年間,斯柯達銷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光以2006年為例,斯柯達全球銷售549,667輛,同比增長11.7%。近幾年的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而我們所試的明銳(Octavia),更是斯柯達銷售的主力,2006年的增長率為15.8%,是德國進口車單一車型的銷售冠軍。
在中國,之前斯柯達有便宜進口車之稱。如今若能以同樣的性價比入市,想必上海大眾便不難完成2010年中國市場占有率3%的目標了。
后記
談到銷售,在《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斯柯達》一文中認為,斯柯達很難在產品上打出德國牌,更不太可能在服務中打出日本牌,何不大大方方地打一打捷克牌?既然明銳將目標客戶定位于30歲左右的中產階級,而這一類人對昆德拉、卡夫卡、哈謝克、德沃夏克、赫拉伯爾等一眾人類思想的“明燈”早有耳聞,更有甚者,他們是受這種思想影響而成熟起來的,那又為何不利用斯柯達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呢?
其實上海大眾大可不必擔心這樣的人群是小眾,老實說只要圈定這一班人,圍繞此點在對外擴張,將圈子不斷劃大,上海大眾未來要恢復中國市場一哥的位置,并不是沒有可能的。
開起來不一樣
由于是同一平臺上的出品,底盤結構包括前后懸掛的形式都相同,動力系統也是1.8渦輪增壓發動機和6前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于是明銳的駕駛感覺90%都與速騰類似。
而另外10%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明銳的心臟——1.8T渦輪增壓發動機。該發動機帶有大眾得意的FSI汽油缸內直噴技術,調校上馬力做到最大160匹,為同級主流車型中最高,比沒有FSI的速騰1.8T還要高10匹。即使倍受置疑的寶來R運動版前來挑戰(最大馬力177匹),明銳也不會怯場,因為在1500-4200rpm的區域之間,這款1.8T FSI發動機都能保持有最大250Nm的扭力輸出,而寶來R只有235Nm。只要愿意,1.8T FSI發動機馬力可以進一步上調,而且大有潛力可挖,只是為了保證6.3L/100km的經濟油耗,這樣的設定已經非常均衡了。這樣的動力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渦輪動力的強烈推背感以及低轉速下足夠的扭力韌性,短短的試車時間內我們分別進行了市區和高速的體驗,無論是緩慢行車和高速狂奔,明銳都顯得收放自如、隨心所欲。但由于采用E-Gas電子油門,明銳的加油響應會有半拍的遲滯表現,對于喜歡操控直接的人士來說并不是好消息,但電子油門卻能帶來更精確控制噴油和燃燒的好處,以滿足上述所提的優異油耗表現,相信是更多普通勤儉節約車主的福音。
第二點不同是懸掛調校,在試車當天我們曾找到空地對明銳的極限進行一番催逼。在繞樁環節中,發覺明銳后懸掛具有非一般的動態,只要速度稍微增加,尾部便很快呈現出外擺的傾向,而且這種甩尾的傾向越來越加重,速度推到極限之前,尾部早已開始甩了。
后來再試同一個彎角高速過彎,只要外側車輪受到壓力,尚未出現推頭現象,尾巴便能自行向外擺出。連試幾次反應都是如此,似乎明銳寧死都不愿推頭一般。這在前驅車來說實屬少見,只有標致雪鐵龍的后輪隨動后懸掛才有類似的現象。
我們沒有測試過歐洲的版本,只是私底下猜想可能這是國產版為了針對國內道路情況調校出來的效果。理由是在一般路面體驗中,明銳懸掛柔軟舒適,與硬朗扎實的歐系風格大相徑庭。我們猜想明銳是調軟懸掛參數之后,尾部才會導致這種奇怪特性出現。而廠方也未安排工程師在現場進行解答,事后打聽,原來這只是試裝的個別現象,實際上會像普通車般正常。
但這種懸掛調校在日常使用中是實用的。中國的道路情況復雜,車主們遇到的爛路的機會較多,這樣舒適的懸掛能夠過濾絕大部分的顛簸,乘坐上會更安逸。唯一缺點是上下大振幅的動作增多,可能更容易出現眩暈的感覺。不過權衡利弊,我們認為總體來說是利大于弊的。
開起來明銳與速騰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心境。駕駛速騰是一種年輕活力充滿激情的感覺,而坐在明銳的方向盤面前,盡管知道腳下有更強的動力,反而會不為所動,依然保持一種像產品推介會上所講的“注重內在品位”的感覺。
順帶一提,其實斯柯達的車型駕控感覺普遍與大眾的有所區別,之前我們試過的Fabia和Superb均與Polo和帕薩特不同,至于詳細情況,就留待下次上海大眾將他們投產時再細談吧。
“重”與“輕”
再談到其余表現,就像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中所論述的“重”與“輕”一樣,明銳車身上處處體現這種“重”與“輕”的矛盾所在:關門聲扎實有力,證明車架底盤的厚重做工。但開起來卻輕快跳躍,E-Gas油門腳感輕盈,電子助力的方向盤也輕松就手,與穩重的外形產生對撞。
明銳的內飾與外形步調一致——顯得深沉和穩重,主要是深紅色的仿桃木飾條帶來的效果,這是與營造年輕氣氛的速騰最大區別。除此之外,在車廂用料、做工等細節,包括座椅的形狀和乘坐感覺,均與速騰大致相同,都是大眾一貫硬朗的德式作風。
明銳敦厚的形象,車廂卻采用五門三廂式年輕化的形式。尾箱在打開連后擋風玻璃一體,不僅令開口驟然增大,還令尾箱擁有560升的容積,如果將后排座椅靠背放平,更可以得到1350升的海量。對于家庭用車來說,明銳無疑十分具備便利性,這又是只注重運動的年輕速騰所不能比擬的。
為何先做明銳
對于斯柯達,上海大眾明確表示要逐步引進其全系列的車型,作為下一階段多品牌策略的營銷手段。但為何要先做明銳這款A級轎車呢?最大的考慮當然是彌補上海大眾暫時缺失的A級車平臺。根據大眾在中國之前的布局,在14-20萬之間的車型中,上海大眾尚存在空檔,而定位在Polo和帕薩特領御之間的明銳,無疑就是最好的補充。
盡管在價格區間上明銳的定位與仍在生產的桑塔納存在沖突,有產業記者也曾議論過,但我們認為兩者車型的差異和功能都不能相提并論,在此也無需多講。反而有人擔心的是明銳會與一汽大眾的速騰存在競爭,在此我想先列舉一個小小的配置。之前提到明銳在激烈操控中存在容易出現甩尾現象。如果車型帶有ESP裝置的話,縱使車型底盤調校上存在任何傾向,電子系統也及時出面干預。事實上試駕的頂配版明銳身上沒有裝備ESP系統,在產品說明會中也沒有提及此項裝備,換言之在首先上市的明銳中暫不提供(廠方表示今后會做考慮)。再對比帶有ESP速騰,恐怕差異性就一目了然。如今ESP在美國已經是標準配置,而明銳的配置表應該能夠很清楚告訴大家,其定位會稍微的與速騰拉開差距。這同樣意味著明銳的售價會根據速騰的定價來制定,最后,據非正式的消息透露,明銳的價格將會給消費者帶來驚喜。
事實上,在歐洲市場中,斯柯達正是用這種令人驚喜的性價比來迅速拉升市場占有率,較低定位的車型卻具備德系車的高品質,這樣的車子自然會大受歡迎。于是在過去3-4年間,斯柯達銷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光以2006年為例,斯柯達全球銷售549,667輛,同比增長11.7%。近幾年的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而我們所試的明銳(Octavia),更是斯柯達銷售的主力,2006年的增長率為15.8%,是德國進口車單一車型的銷售冠軍。
在中國,之前斯柯達有便宜進口車之稱。如今若能以同樣的性價比入市,想必上海大眾便不難完成2010年中國市場占有率3%的目標了。
后記
談到銷售,在《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斯柯達》一文中認為,斯柯達很難在產品上打出德國牌,更不太可能在服務中打出日本牌,何不大大方方地打一打捷克牌?既然明銳將目標客戶定位于30歲左右的中產階級,而這一類人對昆德拉、卡夫卡、哈謝克、德沃夏克、赫拉伯爾等一眾人類思想的“明燈”早有耳聞,更有甚者,他們是受這種思想影響而成熟起來的,那又為何不利用斯柯達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呢?
其實上海大眾大可不必擔心這樣的人群是小眾,老實說只要圈定這一班人,圍繞此點在對外擴張,將圈子不斷劃大,上海大眾未來要恢復中國市場一哥的位置,并不是沒有可能的。
E_Mail:vip@gxqcw.com 電話:15077070808 地址:南寧市青秀區濱湖路48號南湖聚寶苑D區15樓 桂ICP備06004827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桂B2-20090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