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中國車市,價格戰已從「電比油低」升級為「智價比」的全面較量。當你手握15萬預算時,想買一臺新能源SUV時,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銷冠宋PLUS了。那么,是否有這樣的一款車,只需要13萬起的價格,可以買到一臺空間、智駕都媲美理想L6的車呢?
長安啟源Q07的預售,給出了這樣的答案:13.98萬起的價格,標配激光雷達與魔毯懸架,這場「技術平權」運動或將重新定義市場游戲規則。
01
打破「高端配置必高價」的鐵律
長安啟源Q07的定價策略堪稱「精準爆破」——用比亞迪宋PLUS DM-i的價格區間,塞進理想L6的配置標準。例如其搭載的CDC智能魔毯懸架,可通過激光雷達實時掃描路況,提前15米調節阻尼,這一功能此前多見于30萬級車型。而同級唯一的AES自動緊急轉向系統,則將主動安全從「被動響應」升級為「預判式防護」。
對比理想L6,長安啟源Q07的后排腿部空間實測數據多出5厘米,后備箱容積達763L,卻以不到理想L6一半的價格實現「得房率86%」的空間魔術。正如長安汽車技術負責人所言:智能化不應是奢侈品,而是普惠工具。長安啟源Q07的「全屋智能」理念,正是將激光雷達、五聯屏交互、可成長式AI座艙等配置,從高端市場的「獨享」變為主流用戶的「標配」。
02
插混技術的「雙殺」:續航與補能革命
在混動市場普遍聚焦「油耗內卷」時,長安啟源Q07選擇兩條差異化賽道突圍:215km純電續航(CLTC工況)超越多數插混車型,甚至逼近增程產品,這意味著用戶每周通勤可完全依賴純電模式;而3C超充技術實現15分鐘補能50%,徹底改變插混車「充電慢」的痛點。
長安啟源Q07的匱電油耗也僅僅3.9L/100km,智慧新藍鯨3.0系統通過AI學習駕駛習慣動態調節動力輸出,在擁堵路段可自動切換至經濟模式。這種「軟件定義能效」的思路,讓技術參數轉化為真實的用車成本優化。正如試駕工程師反饋:「它的動力邏輯更像一個老司機,知道什么時候該省,什么時候該猛。」
03
智能化「暗戰」:從硬件堆料到場景革命
長安啟源Q07的天樞智駕系統已實現200余種場景覆蓋。其激光雷達(激光版三季度上市)并非單純用于高階輔助駕駛,還與懸架、扭矩控制系統聯動,例如遇到顛簸路段時自動抬高車身,這種「全域智能」體驗讓技術真正服務于日常痛點。
對比同價位的零跑C11增程版,長安啟源Q07在座艙交互上更具前瞻性:AR-HUD與中控屏的雙顯交互,后排拓展PAD屏支持多設備聯動,甚至能通過AI大模型實現「需求預判」。一位媒體人評價:「它的智能不是炫技,而是讓全家人都能找到『被讀懂』的體驗感。」
04
傳統車企的反擊:從「油改電」到「原生智電」
啟源Q07背后的SDA全電平臺,標志著長安從「油電兼容」轉向「純電原生」的決斷。該平臺打破傳統功能模塊的割裂,實現動力、懸架、智駕系統的數據互通,這與理想L6的增程平臺形成代際差異。長安啟源產品總監曾透露:我們用了三年時間重構電子電氣架構,只為讓15萬級車也能承載最前沿技術。
這種轉型的成效已顯現:啟源Q07的軸距長達2905mm,通過縮短前懸設計,后排空間反超許多中大型SUV。這種「用平臺換空間」的思維,折射出傳統車企在工程積累上的深厚功底。
結語
長安啟源Q07的登場,像一記重拳打在市場「舒適區」:它證明傳統車企不僅能跟上新勢力的節奏,還能用體系化優勢實現「高配低價」。當消費者開始用「激光雷達有沒有」「懸架會不會思考」作為購車新標準時,這場由長安啟源Q07引發的價值重構,或許正是中國車市從價格戰轉向技術戰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