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汽車人來說,2010年3月28日是個可以寫入歷史的日子。瑞典哥德堡,吉利這個來自中國的“窮小子”正式宣布與“歐洲公主”沃爾沃訂婚。如果沒有大的意外,將在年內“完婚”。
兩天之后,3月30日下午4點30分,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李書福一下飛機,就帶領他的沃爾沃收購團隊首次在國內媒體前亮相。這是一支凱旋歸來的隊伍,迎接他們的是蜂擁而至的媒體。感受來自主場的熱情,李書福從入會場直至走上主席臺,一直掛著招牌式的微笑,臉頰緋紅,還沉浸在“幸福的喜悅中”。
好景不長,2002年初,夏利轎車大降價,原本熱賣的吉利轎車賣不動了。兩車價格相差無幾,為什么吉利就不行了呢?對此,比亞迪總裁王傳福曾經如此評價,吉利轎車,一扇門壞了,要再換一個,大小都不一樣。
低價低質的形象讓李書福很煩惱。當初,李書福在各種場合作秀,甚至包括要造奔馳車、要造跑車,都可以看作是對此的匡正。如果李書福僅僅善于作秀,那外界對他“汽車瘋子”、“草莽英雄”的評價是不會改變的,而吉利轎車的品牌形象也不可能得到提高。
當吉利與沃爾沃聯姻之后,熟悉吉利的業內人士說,李書福的國際化之路在造車之初就種下了萌芽的種子。只不過,需要時間,慢慢發芽,開花,結果。
李書福說,“很早以前,我們就定了要跨國并購的目標。”事實為證。早在2002年,吉利就想收購羅孚,但當時確實因為某種原因被人搶走了,這已經不是秘密。
2006年初,李書福又得到一個令人振奮的信息,據說奔馳smart有意被中國企業收購。李書福匆匆組織一行人到德國轉了一圈后,做出理智的決定:“奔馳造豪華車內行,可造輕型車顯然經驗不足,而且內部與供應商等關系復雜,是個燙手山藥,算了。”這段故事鮮為人知。
2006年10月,吉利在跨境并購中終于邁出了實質性的一小步:經過57個小時的最終一輪談判,當時吉利取得英國出租車制造企業錳銅公司23%股權,雙方在上海成立合資公司。就在吉利收購沃爾沃塵埃落定的時候,又一個消息傳來――英國錳銅公司與吉利有關出售股權的事宜有了新進展,如果一切順利,吉利在錳銅公司的股份將由現在的19.9%上升至51%;由此,倫敦標志性的黑色老爺出租車未來可能將由吉利生產。問題是,目前吉利忙于與沃爾沃的聯姻,能否抽出資金流來應付此項股權轉讓事宜,還是個問題。
到了2009年,李書福又看到了機會――收購澳大利亞DSI,將這家**第二大獨立自動變速器公司收入囊中,這也是中國民營汽車公司迄今為止規模*大的海外收購案。這是一場頗具戲劇性的收購!按_切地說,我們只用了10天的時間就完成了收購!吉利收購團隊的一名親歷者說,事實上,收購DSI,更像是收購沃爾沃的一次演習。吉利收購團隊早就做好了準備,吉利國際并購之路越走越遠。
李書福說,去國外走了一圈,也學會了一些洋派的做法,國內整個媒體見面會,他將和他的沃爾沃收購團隊全體成員將一直站著接受媒體的提問;而以前傳統是,領導都坐著。
“從2002年有意愿收購沃爾沃以來,八年磨一劍,都是按時間表推進的,沒有太多的波瀾!崩顣T3月30日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淡化了這一路走來的艱辛,只是更多表達了對團隊成員的感謝。整個吉利的沃爾沃收購團隊遍布**多達200多人,*后簽訂的合約都有一萬多頁紙,任務繁重可見一斑。
作為收購團隊的牽頭人張耳首次在媒體面前透露了整個收購過程的時間表。張耳說,從組建收購團隊到正式簽約前后經歷了兩年半的時間。收購團隊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到2008年,才做出了**份收購建議書,其中詳實的數據、調查等諸多細節,贏得了福特的**印象分。
2009年1月中旬,吉利代表團訪問底特律,與福特高層會面。隨后不久,就收到了來自福特的并購邀請函。2009年2月份,吉利和沃爾沃方面代表在英國倫敦召開見面會,進行了詳細的會談。于是,在3月12日,吉利向沃爾沃提交了**份標書;7月30日,提供第二份標書。
10月28日,福特方面正式公布,吉利成為沃爾沃優先競購方。圣誕節后,吉利正式公布了收購沃爾沃轎車標的。2010年3月23日,吉利北京公司增資71億元成為收購即將成功的信號。3月28日,吉利正式收購沃爾沃。
整個發布會現場,有些混亂,可見準備得非常倉促,感覺吉利還是吉利,還與豪門汽車沃爾沃無關。李書福也說了,后面的路還很長,先談并購,再談落地的問題。北京是否會成為吉利的沃爾沃項目的主場,并沒有給出正面的回復。
吉利收購沃爾沃,有人把它稱作是“吉利的華麗轉身”;更多的人并不看好這樁門第懸殊的跨國婚姻。誠然,吉利收購沃爾沃風險很大,前面荊棘遍地,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李書福。因為,吉利成功收購沃爾沃本來就是一個奇跡;李書福讓沃爾沃重現輝煌,也不是沒有可能。
李書福總是能給人意外之喜,他會寫詩、會寫歌,還會彈古箏……
》發布實錄
3月30日,吉利集團在北京舉行并購沃爾沃轎車協議簽署媒體見面會,吉利收購沃爾沃團隊首次集體在全國媒體前亮相,**時間解密收購全過程。
記者:這項交易的投資部分,包括銀行方面的具體情況是什么,并購之后您有大量資金的投入,這個資金來源?
尹大慶(吉利集團副總裁首席財務官):應該說我們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一些資金方面的安排。剛才董事長在致辭中已經說到了,吉利的發展已經使吉利本身具有了去并購沃爾沃這么大規模的企業的能力。
在并購資金方面,我們在和福特簽訂最終的買賣協議之前,全部都安排好了。大致的資金買價是18億美元,還有后續運營的一部分流動資金,總共大致在27億美元以下。這些資金的安排,一半是在國內融得的,國內部分其中有吉利占51%以上股份的資金,也有國內銀行融得的收購和并購資金;另外一半來自國外融資,分別來源于美國、歐洲、香港等地。
記者:吉利跟沃爾沃達成協議之后,吉利在知識產權方面獲得哪些內容,吉利能夠用沃爾沃的哪些知識產權?
李書福(吉利集團董事長):這可能一言難盡,談的也是比較艱苦的,但是我想吉利要花那么多的錢去買一個世界頂級的豪華汽車公司,如果沒有知識產權的支持,買來的這個公司那是蒼白無力的。所以在知識產權的內容上,我們是斤斤計較的。福特公司是非常大度的,不愧是世界超級的汽車公司,在這個問題上面他們非常的通情達理,我們是很滿意的。
趙福全(吉利集團副總裁首席技術官):關于此次收購的知識產權方面,有以下三點需要跟大家再次說明:**,吉利收購的沃爾沃100%的股權,這是整個知識產權談判的核心,它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合資,也不是一個對等的控股,實際上是100%的股權;第二,沃爾沃作為一個獨立的公司,為確保其世界頂級品牌的可持續發展,將擁有其關鍵的技術及知識產權的所有權;第三,吉利作為沃爾沃100%的股東,將通過沃爾沃擁有其關鍵技術及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同時,擁有大量知識產權的使用權,包括董事長提到的“雙零”,所謂的安全和環保技術的知識產權。
記者:據說沃爾沃發表一個聲明,吉利收購了沃爾沃100%的股權,但是只收購了50%的品牌,不知道是否屬實?
李書福:品牌不是50%,而是100%,這里是怎么理解品牌。沃爾沃集團是世界第二大重型卡車和大型客車制造商,第三大建筑設備的制造商,分成兩個企業,一個叫做沃爾沃AB,生產的是商用車,另外一個叫做沃爾沃轎車。現在吉利買的就是100%的沃爾沃轎車的商標。當初福特買的也是100%的沃爾沃轎車商標。關于品牌并不是50%,在這里要向全世界關心沃爾沃這個品牌的人講清楚。
記者:吉利如何盡快讓沃爾沃扭虧為盈?
李書福:相比寶馬、奔馳等豪華車品牌,沃爾沃的規模還是太小了,而他們對研發方面的投入卻很大,也因此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產權技術。不過,這也提高了每輛車的造車成本。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擴大規模,降低單車成本,自然就會盈利。
記者:關于項目此前傳,北京市政府在吉利的融資過程當中提供一些支持,是否意味著吉利的沃爾沃項目將落地北京?
李書福:關于北京的落地問題,我們也是不能在這個時候討論,因為現在我們完成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收購,我們飯要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這是兩件事情。我們先把**件事情做好,如何完成收購工作,然后我們再考慮第二件事情,到底在哪里落地。
“**三大名車之一的沃爾沃,不是有錢就能買得來的!边@句開場白,賺足人氣,再現李書福的豪情。許久沒有“口出狂言”的李書福,再次用實際行動挑動了業界的神經,“兩年之內要讓沃爾沃扭虧為盈!蹦芊衽ぬ,在短時間內還很難看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汽車狂人”李書福將不惜一切為之“瘋狂”。有人說李書福的成功皆是因為內心這種不計成本的癡愛,或者有人更愿意把它稱作是“野心”。
李書福在浙江臺州一個貧窮落后的山村長大,19歲就試水商海,1982年,拿著父親給的120塊錢做起了照相生意,掘到了**桶金。
時間回溯到1984年,李書福的簡歷基本上都是從這一年開始寫起的,此時他的頭銜是黃巖縣石曲冰箱配件廠廠長。坊間有多種版本,但是被人們提得最多的故事是,這一年前后,李書福有一次去一個小鞋廠定做一雙皮鞋,發現鞋廠的4個工人都在給冰箱做一種原件;丶液,李書福也開始生產這種冰箱的零部件。1986年,李書福作了個更大的決定――建廠生產北極花牌電冰箱。1989年,李書福這個26歲的北極花冰箱廠廠長,已經是一個實足的千萬富翁。1991年,發現造汽車能夠產生巨大利潤,李書福不顧家人的激烈反對,萌生了制造小汽車的大膽想法。
不過,由于受當時國家審批的限制,李書福的汽車夢未能實現。汽車沒造成,李書福便開始造摩托車。他創造的全國**家生產摩托車的民營企業取得了巨大的利潤,但是李書福還是對他的汽車夢念念不忘。當時,他自己只有一輛破舊的小面包!拔也幌牖ê芏噱X去買車,那不值得,我覺得自己去造就行了!崩顣Uf。
到了1996年,李書福“造汽車”的夢想才得以秘密進行。他身邊的安聰慧見證并參與了全過程。安聰慧現在的身份是吉利集團副總裁兼吉利汽車總經理。當時的安聰慧剛剛大學畢業、到吉利就職沒有幾個月,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被李書福叫到辦公室,指著一張圖紙對他說:“你去臨海造一個摩托車廠吧!
再次提起往事,還能從安聰慧臉上撲捉到當年那種即將要成為“造車人”的興奮之情。其實,當初安聰慧也是在到臨海任命一個月之后,才知道了李書福“造汽車”的秘密。安聰慧看到臨海的摩托車廠房大的驚人,他心中不解,“我們審批的不是摩托車廠嗎?”安聰慧向李書福尋找答案。后者狡黠一笑:“如果我們說是汽車,能被批下來嗎?這是一個秘密!1996年,汽車并不屬于對民營企業開放的行業。
吉利最初造車屬于三無狀態,沒設備、沒技術、更沒人才,要說專家,就李書福自己一人。李書福不止一次在媒體前說起最初造車的辛酸史,“從圖紙、試制、試車、改進,一人全包了!崩顣Uf,“就連模具,也只能用水泥、膠水來做。”“坦率地說,當初整個過程都是手動,十幾個人通宵達旦,一個座椅的安裝都要測試幾百次;一個接合面,也得弄上幾千次!崩顣3姓J:“這樣敲敲打打出來的東西,好不到哪里去!
其實,早在造車之初李書福就對豪車情有獨鐘。1996年,李書福買過兩輛奔馳,回臺州之后把它們都拆了。然后他又從香港買來奔馳的配件,試圖照著奔馳的樣子一件件地組裝起來,想造出自己的奔馳車。如果是完全組裝的話,奔馳肯定不干。李書福又冒出了奇思妙想,用玻璃鋼給這輛吉利公司**“下線”的汽車做了一個外殼,并且起了一個名字叫“吉利一號”。不僅如此,李書福還把這輛“奔馳車”開上了臺州街頭,轟動一時。
如今,吉利的高端品牌的帝豪車生產車間,已經成為寧波市的一個工業旅游點。車間里纖塵不染,工人的數量也很少,完全沒有想象中粗笨、繁忙的制造場面。在流水線上工作的女工人,只要在電腦和機器人的幫助下,她們輕輕一卡位,就把汽車輪胎裝了上去。據說,就是這個車間,讓沃爾沃的人大吃一驚。
“汽車不就是兩個沙發加四個輪子!李書福的前十年造車史中,從來不缺乏這樣的經典語錄。一身行頭永遠不變,白襯衣配藏青色西服,褲長似乎總是有點短,露出了襪子。
如今再提到李書福的“汽車不就是兩個沙發加四個輪子”的經典語錄,不再具有諷刺意義,只不過是李書福造車路上的一個階段性符號。1998年,當李書福的**輛車造出來以后,根本不被業界看好。坊間更有流傳坐吉利汽車需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安菝в⑿邸李書福用實際行動說話。2001年10月,拿到“準生證”正式進入國家汽車制造的領域,吉利汽車因為價格低廉且又屬于小轎車,市場一下子打開。吉利因此被視作廉價轎車的鲇魚,把國產微型轎車的整體價格狠狠拉了下來。李書福曾帶領吉利汽車帶動國內轎車的四次降價,攪活了中國汽車業閉門造車的“一潭死水”,“造百姓能買得起的車”的吉利似乎真的一下拉近了與百姓的距離。
對該品牌感興趣?直接向該商家詢問最低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