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節(鬼節)原意是敬賀和感恩的意思,最起源是公元前五世紀的印度。佛經《枷藍經》中有這段記載:佛祖座下神通力最強的弟子,目犍連,他的母親生前作惡太多,死后墮入阿鼻無間地獄,受無間苦。目犍連雖然神通力最強,卻始終要看著母親受苦,無能為力,便求助佛祖。佛祖指示要在七月十五這一天,讓目犍連宴請十方僧侶齋食,等十方僧侶為目犍連的母親誦經超度,也為騷擾目犍連母親的冤魂超度,讓目犍連母親可以得到安寧。因為七月十五接近收獲的季節,最重要也是一年中既不熱也不冷的時候,所以最適合超度游離的冤魂。
后世便跟相仿效,統統在七月十五這一天齋宴十方僧侶,希望自己的先祖死后得到超度安寧。
這個故事和習俗自達摩先師傳到中國。中國人卻出奇地想到,與其請僧侶齋食,倒不如把供品供奉那些纏繞先祖的冤魂。慢慢地,七月十五的 盂蘭節經中國人改變為七月十四的鬼節。在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擺開供品,祭祀祖先,也供奉附近的冤魂,希望家宅和順,先祖安寧。
一般人都認為,七月十四是鬼門大開的日子,因此都極少出夜門。這只是一個片面的想法。事實上,七月十四的午夜,即七月十五的十二點之前,鬼門是從大開到關上。古籍記載,這個時候,應該是游蕩人間的鬼魂回歸地府的*后限期。
每年農歷七月十四在我們廣西壯族地區,壯人也稱為“鬼節”,它是壯族人民很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一般稱為“七月十四”。顧名思義,“鬼節”因節日活動內容有關而得名。壯族民間有傳說:人死后都變成鬼,并都到天上去,由“天上”管著;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間“探親”。于是,每年到了七月初七,姑娘們過完“乞巧節”之后,家家都在忙于籌辦給祖宗祭拜的活動。又傳說那些非正常死亡者的鬼魂無家可歸,成為野鬼孤魂,他們四處游蕩作祟。為免遭其害,人們在這天祭祖的同時,兼祀孤魂野鬼。
各地過“鬼節”的節日安排各有不同,最具普遍性的是:十三之前,家家戶戶都搞大掃除,特別是祭拜的用具,如桌、椅、板凳、餐具以至香爐、燈盞等,都要一一清洗;平時言行中注意禮節,切忌罵人、鬧架,給祖宗回家有個家庭幸福祥和的好印象,讓祖宗能夠乘興回來,放心回去;把供品備好,如喂肥鴨子、備足豬肉、釀好醇酒、選好糖餅水果等,這樣做,一是表達對祖宗的敬重,二是展現子孫能干的治家本事。此外,還要用紙做的房子、衣服、元寶等供與廳堂。七月初八開始“接祖”,十二以前要把祖宗接回家,一日三餐點香供祭。
十四、十五兩天,全家停止一切農事,集中力量搞祭拜活動,包括置辦豐盛的祭品,舉行肅穆的祭拜儀式,進行熱鬧的聚餐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十四**次祭拜特別看重,往往是半夜起床,天亮之前便舉行祭拜,天蒙蒙亮全家就聚餐了。理由是防“野鬼”跟隨祖宗進家,傳說天亮之前“野鬼”最安靜。不過以衛生的視角來看,也許這與天氣有關,七月氣溫*高,蚊蠅活動猖獗,所以人們就乘清早天氣清爽、蚊蠅尚未出來活動之機完成祭拜和聚餐活動。十五晚上為“送祖”日,把所有的紙供品燒化,以示送給祖先帶回去享用。在這個節日,壯族人約定俗成的要吃鴨子,于是這個節日吃鴨子成了習俗。
壯族視“鬼節”為僅次于春節的大節,正如過年一樣,即使家境如何貧苦,這幾天還是要割肉宰鴨、隆重祭拜祖宗的。七月十四也是清明節之后的另一重要的祭祀時節。其*大的差別就在于:清明節往往聚族而祭,七月十四大多是一家之祭。七月十四之禮俗,迄今依舊,人們已多不信鬼神,僅以祭祀禮儀,表示對死者的緬懷!扒迕鞴潯奔耐腥藗儗嗜说陌,悲傷的情緒多一點。而“七月十四”則是人們召喚故人的亡靈回家吃頓團圓飯,更多的是一份溫情和歡樂。壯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員,壯族人中元節的習俗,也是中國傳統觀念的體現和傳統習俗的延續,是對已逝先人的紀念、奉敬,以寄托后人的思念之情。
廣西壯族及世居廣西的其他很多民族重視“鬼節”有其重要意義。不能簡單的將它看作迷信活動。其中所折射出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是值得我們傳承和學習的。中元節和清明節一樣最基本的活動都是祭奠祖先亡魂,都體現了“孝”的心理。并且中元節除了在家里祭祖之外還要祭奠外邊的孤魂野鬼,為其超度幫助野鬼早點獲取進入極樂世界的資格,既免其為禍害又反映了民間普度眾生、博愛的思想。為亡魂祭奠,同時也是在警示活著的人要珍惜眼前人,孝敬父母、長輩,要及時行善。
g
g
對該品牌感興趣?直接向該商家詢問最低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