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凸顯汽車能源之殤
來源《中國商報·汽車導報》記者 管宏業
5月6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一條頗耐人尋味的新聞:我國大米庫存充裕,供應有保障。
之所以關注這條新聞,是因為與平靜的國內市場相比,國際上由于糧價高漲,已經隱隱形成一輪全球性的糧食危機。
實際上,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范圍內最大規模的一次糧食危機。
索馬里,糧價飛漲引發當地騷亂;海地,糧食危機已迫使總理下臺;甚至連美國也未能幸免——部分超市對消費者購買大米數量加以限制——這在以“全球糧倉”自居的美國絕對罕見。
這有些不可思議,印象中,現代人類已經擺脫了饑餓的困擾,填飽肚子早已不是難題,但眼前的糧食危機卻又如此真切!凹Z價上漲就像一場無聲的海嘯,把全球一億多人置于忍饑挨餓的境地!笔澜缂Z食計劃署官員日前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是警告:“糧價繼續上漲會引發戰爭。”
此輪糧食危機,現實和歷史因素交織,表層和深層原因混雜,很難歸咎于單方面原因。但無論是糧食計劃署專家,還是世界銀行官員,大家卻眾口一詞,將矛頭共同指向一項剛剛興起的產業——汽車替代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 眾矢之的
直到糧食危機來臨前,人們更加關注的是原油價格和能源危機。遍布于世界的8億輛汽車,每天需消耗的油料達到數千萬桶。如果沒有原油,這8億輛汽車毫無疑問將成為8億堆廢鐵。在高油價和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人們迫切希望找到可持續性替代能源的良方。
生物燃料在這個背景下出現,確實能夠迎合人類的諸多幻想,相比之下,石油埋藏于地下,不可再生;提取生物燃料的農作物,生長于地表,人工種植,源源不絕。一時間,生物燃料被視為填補石油短缺的“魔力工具”。
但當全球最大的汽車燃料消耗國美國開始大規模應用生物燃料,將玉米和谷類用于制造生物燃料,而不再被用于食物時,穩定的全球糧食供應秩序開始失去平衡。
日前,聯合國官員在討論日益高企的糧食價格對全球的影響及對策時,對于生物燃料發表了措辭激烈的批評。由于生物燃料與糧食一樣同樣來自于農作物,因此批評者認為,生物燃料實際上是將糧食從人們的餐桌上搶到了汽車油箱里,導致饑餓與貧困的發生!斑@是對人類的犯罪,5年內應完全禁止生物燃料的轉化行為!甭摵蠂賳T表示。
當然,完全將糧食危機歸咎于美國等西方國家倡導使用生物燃料有失偏頗,全球糧食漲價是氣候、市場供求、石油價格和市場投機等多種因素共同促就。但即使如此,大規模生物燃料對于全球糧食危機其責難逃。
人類汽車 爭糧大戰
在國際油價不斷飆升的刺激作用下,美國2007年年底通過新能源法案,鼓勵大幅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量。由于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用于生物燃料的農作物消耗量增加,出口量減少,這直接引發國際糧價大漲,從而導致汽車與人爭奪糧食的危機愈演愈烈。
在生物燃料應用中,美國、巴西和歐盟分別為急先鋒。2007年,全球生物燃料產量中,僅僅美國一家就超過40%。約有5385萬噸玉米用于生產燃料乙醇,占美國玉米總消耗量的18.9%。
當然,生產生物燃料所需的農作物用量是驚人的。據預測,2008年美國用于乙醇提煉所需的糧食將達1.14億噸,占美國全年糧食總產量的28%。僅此一項,就使國際糧食需求的增長幅度,由2005年的2000萬噸,提高到現在的5000萬噸。
目前,全球12%、美國20%的玉米都被用于制造生物燃料,全球20%、歐盟65%的菜籽油被用于生產生物柴油。如此大比例原本用于人類口糧的農作物被轉入制造能源,自然推動了糧食價格暴漲。聯合國糧農組織曾經預計,生物燃料發展計劃將使食品成本上升15%,但實際上,近一年來多數農產品的價格已上漲了不止一倍。
表面看來,大量應用生物燃料能夠減少非再生資源消耗,降低碳排放,但實際上的效果確實適得其反。反對者認為,生物燃料遠非想像的那么“綠色”,相反,由于生物燃料利潤誘人,它不僅將擠占本來用于糧食生產的耕地,同時有可能促使農夫將原來的草原、沼澤和森林改變為農場,從而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并惡化環境。
饑荒中的人們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原本屬于他們的糧食,就這樣被用去填補汽車油箱。在一定程度上,人們只能寄望于發達國家克制使用生物燃料,將農作物歸還到它本來的用途。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預測,如果生物燃料的主要使用國今年停止生物燃料使用,那么2009年至2010年玉米價格將下降20%,小麥的價格將下降10%。
糧食原油 大國博弈
令人難以琢磨的是,就在國際上紛紛要求停止糧食轉能源計劃之際,美國卻采取了相反的舉措。去年年底美國出臺新能源政策,計劃未來10年內將石油消耗量減少 20%,并在2017年之前產出350億加侖的可更新能源。
在全世界大多數人的反對聲中,美國生物燃料替代計劃進入更大規模的普及階段。
美國如此有恃無恐,與它全球最大糧食出口國的地位不無關系。
在全球糧食貿易體系中,美國處于和石油歐佩克組織相似的地位。糧食年出口量所占全球份額常年穩定在3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數額還是美國沒有放開糧食生產、長期采取部分土地休耕制度下的份額,也就是說,美國有相當潛力生產更多的糧食作物。
如今,時機已經到來。當全球原油能源進入持續緊缺階段,原油價格不斷瘋漲時,美國不顧打破平衡的國際糧食貿易體系,通過大量生產生物燃料的“糧變油”計劃,逐步甩掉價格不斷高企的原油的依賴。
這實在是令人不寒而栗的一招狠招。一方面,借助糧食換能源工程,美國經濟可以大幅減少由于原油價格高漲的負面影響,繼續保持相對低能源價格的穩定增長;另一方面,抽逃出口糧食,增加全球缺糧國家對美國的依賴;第三,全球糧食體系失衡,糧食價格高漲,這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形成嚴酷考驗。
實際上,中國經濟已經受到原油價格高漲、國際糧價高漲的雙重影響。
由于我國目前卻正處于重化工業階段,對能源的依存度遠高于發達國家。2006年,僅油價上漲就使我國多支付了153億美元。2007年,能源上漲加上糧價上漲,最終導致CPI居高不下。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油價高漲、糧價上漲、CPI攀高、人民幣升值壓力高漲、銀行利率提高、通脹壓力加強……毫不夸張地說,一圈類似于當年日本和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泡沫正在我國聚集。正如溫家寶總理今年“兩會”期間直言:“今年恐怕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
如此看來,國內汽車業發展前景,甚至GDP增長速率,早已不是由自身能夠左右。全球性的能源短缺、糧食危機、大國博弈等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致使我們邁出去的每一步都必須是如履薄冰。
E_Mail:vip@gxqcw.com 電話:15077070808 地址:南寧市青秀區濱湖路48號南湖聚寶苑D區15樓 桂ICP備06004827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桂B2-20090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