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有電源插口,家庭普通用電就可以給汽車充電。記者伍蹈 攝
柳州第一輛電動汽車上牌 車主卻難找充電樁
“有草無馬”與“有馬無草”的糾結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李兵 伍蹈
近日,柳州第一輛電動小汽車正式上牌,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車主卻遭遇沒有充電樁、“有馬無草”的尷尬,估計這種尷尬還會出現在許多人身上。那么,目前柳州電動汽車銷售情況如何?充電樁建設安裝情況如何?充電設施完善還要走多長的路?連串疑問中,也帶著些憧憬。
“第一輛”上牌 車主卻為充電愁
11月7日,柳州第一輛新能源小汽車完成上牌手續,并交付給車主張先生使用。經過10天熟悉及初步使用后,記者才跟隨車主張先生,近距離了解這輛新能源小汽車的使用情況。
張先生住在柳州市白云小區,從事物流工作,上班地點在官塘工業新區,他購買的新能源小汽車是比亞迪唐2.0T混動版,汽車平時主要用于上下班代步。
與普通小汽車一樣,記者上車后,通過一鍵啟動發動汽車,新能源小汽車平穩前行。
經過體驗,新能源汽車其實與普通汽車在外觀、使用方面幾乎一樣,唯一不同的是該汽車要充電續航,可以不使用汽油。正因為這樣,這輛新能源小汽車每一天都必須充電。
隨行當天,張先生先是早晨從白云小區駕駛汽車到官塘工業區,再折回東環大道的分公司辦事;接著根據當天工作具體安排,前往五星步行街、魚峰商場一帶處理事情,然后再回官塘工業區的總公司下班打卡,最后返回白云小區。
按照當天路線,預計張先生每天行駛的路程接近60公里,剛好達到汽車蓄電池當天充電量能夠支持的行車極限,所以張先生每天都需給汽車充電,每天充電8-9個小時,就可以將汽車的蓄電池充滿。
但是,充電比較麻煩:因為白云小區沒有安裝有充電樁,張先生不能在家給汽車充電,只能去到上班的地點充電。由于工作性質的關系,張先生能夠呆在上班地點的時間并不長,每天只能間斷給汽車充電3-4個小時,勉強夠平日60公里的常規行駛;若是出差外地,用電還是非常不方便。
“率先使用節能車,主要看中其省油,而且各方面的性能表現不錯。現在因為充電發愁,更因為充電不夠汽車只能天天燒汽油,節能車就不節能了。”據張先生介紹,不到20萬的車擁有媲美50萬元以上汽車的配置,而且動力能夠達到五秒內破百,使用起來十分舒適,油耗更是超省,百公里綜合油耗約為2.4L。但現在,無論是公共停車場還是小區停車場,充電樁不夠完善,許多小區甚至無法安裝充電樁,每天為了汽車充電這件事,讓張先生特別發愁,他非常期盼充電樁早日列入城市規劃,方便新能源車主。
柳州市政務服務中心旁邊停車場安裝的電動汽車充電樁。記者張存立 攝
國家政策扶持 新能源汽車大熱
在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與現實需求的催促下,新能源小汽車逐漸大熱。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稱,今年前10個月,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9倍,累計銷售171145輛。其中,10月份銷售34316輛,同比增長5倍。
記者查詢發現,新一批進入目錄的新能源車和節能車有榮威E50、凱美瑞·雙擎車型、沃藍達、晨風、比亞迪E6、F3DM、傳祺GA5 EV等車型,這些車型大多屬于自主品牌。近日,國產雷凌雙擎、卡羅拉雙擎兩款混合動力車型同時上市,價格才13萬起,更是引爆“混動+”節能汽車的普及潮流。
在柳州當地汽車銷售市場,新能源小汽車開始起步,目前比亞迪新能源小汽車有現車交付,其他汽車品牌新能源汽車雖然沒有現車,但是相關部分品牌4S店已經接受預定。如一汽豐田卡羅拉、廣汽豐田雷凌、寶馬I8等。
另外,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作為中國南方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柳州市也加快新能源車生產步伐,其中東風柳汽、上汽通用五菱、柳州延龍汽車等汽車生產企業都已具備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能力,部分新能源電動貨車和電動觀光車已經應用到一些大型體育賽事、社區、廠區,目前還有多款純電動汽車都已經或即將裝配成型,7款產品列入國家產品公告目錄,9款產品在廣西區內示范運營,預計明后年包括純電動和混和動力在內的許多新能源車將陸續上市銷售。例如上汽通用五菱寶駿首款純電動汽車E100將于明年面市;基于東風景逸S500自主研發的電動汽車已基本研發完畢,預計2017年量產上市銷售。
東風柳汽負責人翟先生表示,有國家政策扶持,不少車企都卯足勁研發新能源汽車,希望能在市場分得一杯羹。
多重因素制約 充電樁難以普及
新能源汽車開始百花齊放,預計將有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進入柳州老百姓生活,可是柳州市的電動車充電設施建設情況如何?
近日,記者走訪柳州一些公共停車場與小區停車場,目前在文昌綜合樓停車場以及盛豐國際等商務樓,電動汽車充電樁開始陸續出現,但整體數量仍較少。
在晨華路的優逸酒店,記者看到酒店專門設立兩個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專用充電樁。據服務員介紹,平常也會有許多入住酒店的客戶為電動汽車充電。目前,充電一次收費為30元。
而無論新舊居民小區,都很難見到充電樁。金河灣物業負責人王經理道出端倪:目前很多小區估計很難也不允許設置充電樁,更主要是因為電容不夠,部分電動車充電樁需要的電壓約380伏,如果不擴容會擔心出現安全事故。
記者調查發現,新能源汽車廣泛使用,在小區內建設充電樁不可避免;由此,因為物業或業委會阻攔建充電樁而放棄新能源車的消費者不在少數,這亟需政府出臺文件,協助物業與業主解決電容與停車位問題。
另外,對于公共充電樁站以及充電樁不足、便利性不夠的難題,有業內人士介紹,早在2010年,廣西首座電動汽車充電站就在柳州投入使用,位于海關路和高新三路交叉路口附近,原本預計年內在柳州建立100個充電樁,方便車主充電。但是,充電站的使用率并不高,充電樁計劃也沒有付諸實踐。
根據《柳州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規劃》,原本到2013年,柳州市企業向各市場、各領域投放示范運營的新能源汽車達1000輛,但就目前情況,規劃與實際數字相差甚遠。“由于安裝運營成本高,每臺充電樁成本在1萬元左右,但去充電的電動汽車不多,很難從電費收益中回收成本,一些企業也就不愿意繼續投資安裝。”
此外,記者還獲悉,目前尚未出臺充電國標,企業自建的充電樁互不兼容,標準、質量參差不齊,也是阻礙電動汽車充電樁普及的因素之一。
馬和草誰先養? 這是個發展問題
一方面,是充電樁設置難、充電難,不少人不敢貿然購買新能源汽車;另一方面,有人顧慮私家電動汽車未普及,擔心充電樁成為擺設,成本收不回,所以慎重建設充電站與充電樁。電動汽車或充電樁,這就成為先養草還是先養馬的問題。
業內人士估計,電動汽車在近一兩年會呈現爆發式增長,在加快建設公共充電設施之外,盡快出臺規范、協助物業建設充電樁的政策法規,才是促進新能源車發展的根本之道。在這個過程中,地方政府應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目前大部分開發商不會想到要在小區留有充電樁的位置,還有一些開發商并不積極支持充電樁進小區,這就需要政府出臺有力支持政策,供電企業就新建小區建設充電樁事宜要緊密聯系開發商。如果充電樁進不了小區,普及私人購買新能源車將始終只是一個夢想。
記者了解到,上個月,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部署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原則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或預留建設充電設施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分別為100%、10%、10%,每2000輛電動汽車至少配建一座公共充電站。根據該《意見》,各地方政府將于2016年3月底前發布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制定出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
柳州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去年底,住建委就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出要求,自2015年起,對市區新建工程項目在方案設計階段提出建設充電樁要求,要求所有建設單位對項目配建的車位(車庫)按照一定比例設置充電樁,預留充電樁安裝空間,以供車位(車庫)業主入住后申報安裝充電設施。在用電報裝環節,供電部門按照居民用電常規報裝流程受理,根據項目所在城區到對應的供電分局申請用電。對物業服務環節,市住建委將牽頭協調物業服務企業,全力支持用戶安裝充電設施,逐步在新建小區推廣安裝充電樁。
加快完善充電基礎設施,讓百姓盡快開上節能汽車,也會讓電動汽車行業迎來更美好的發展春天。
E_Mail:vip@gxqcw.com 電話:15077070808 地址:南寧市青秀區濱湖路48號南湖聚寶苑D區15樓 桂ICP備06004827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桂B2-20090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