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龍年春節前夕,筆者就已經預料到年后的汽車市場又將是一場“腥風血雨”。
我原本預計的是,在年后會有大眾、豐田這樣的一線合資品牌開始瘋狂降價,以此來抵御比亞迪等中國新能源車企帶來的市場沖擊。沒想到的是,2024年第一個拍桌而起的車企,是本來就身處市場頂流的比亞迪。
在2月份,比亞迪推出了秦PLUS和驅逐艦05的榮耀版車型,兩款車型的DM-i混動版本以7.98萬元的起售價,刷新了緊湊級插混轎車的“售價下限”。同時,秦PLUS 榮耀版EV車型也以10.98萬的起售價,刷新了“純電價值”。
毫無疑問,隨著比亞迪緊湊級DM-i混動轎車把價格壓縮到8萬級價位,整個新能源市場將面臨很強的沖擊。但是這波沖擊的力度,可能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
雙車“798”的價值,到底體現在哪里?
2023款比亞迪秦PLUS冠軍版DM-i的起售價為9.98萬元、驅逐艦05冠軍版DM-i的起售價為10.18萬元,這樣的價格原本就足夠低。同時,這兩款車也刺激著長安推出了起售價8.99萬的長安啟源A05、五菱推出了起售價8.88萬的五菱星光。
當人們以為秦PLUS、驅逐艦05兩款車的“好日子快要到頭”之時,比亞迪在龍年再出王炸。
7.98萬的售價,如果放在以往的自主品牌里,基本上只能買到搭載1.5L或者1.6L純燃油動力的緊湊級車型;如果放在以往的合資品牌中,也只能買到1.4L或1.5L純燃油動力的A0級小車。但是秦PLUS和驅逐艦05此次新出的2024款榮耀版車型,卻把該給的都給到了消費者。
首先,兩款車最核心的優勢,在于DM-i混動系統。
DM-i混動,已經不用筆者再進行過多的介紹。放在秦PLUS或驅逐艦05這樣的緊湊級轎車上,可以帶來55km的CLTC純電續航、4.6L/100km的匱電油耗、7.3秒的零百加速性能。可以說,放在家用車型上,比亞迪的DM-i混動系統無論是針對動力性能還是針對經濟性水平,都能把1.5T、2.0L純燃油動力打得滿地找牙。
而在以往,DM-i最大的一個問題,就在于售價偏高。很多消費者在購車的時候,都要好好計算一下:剩下的油費,在幾年之后才能填補多出的一兩萬車價?
但是在今天,比亞迪率先在價格上做到了“電比油低”。對于正在持幣觀望的消費者來說,7.98萬的起售價無疑是震撼的,震撼到幾乎可以讓大家直接掏錢付款而無需任何猶豫。
除此之外,這兩款車憑借著2718mm的軸距,也把夠用的空間帶給了消費者。即便是在配置方面,兩款7.98售價的DM-i車型,也標配有6安全氣囊、胎壓監測、倒車雷達+影像、DiLink網聯系統、自動空調+后座出風口等完善的配置。
對于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來說,7.98萬元的秦PLUS榮耀版DM-i和驅逐艦05榮耀版DM-i,就是一個趨于完善的選擇。當然,在聊完產品力之后,相信大家也心生疑惑:當兩款DM-i車型的價格降到如此之低后,它們為何還能帶來完備的配置?帶來好用易用的品質?
價格騰飛的背后,是產業體系力的騰飛
在比亞迪之前,豐田品牌有著全球車企中最強的產業矩陣。愛信精機、豐田紡織等自有供應鏈體系的存在,使得豐田不僅可以造車身骨架、變速箱等大件,甚至連座椅皮革、織物面料都能自己生產。這種完善的產業鏈體系,幫助豐田在造車的過程中,節省了極大的成本,獲得了極大的利潤。
比亞迪的崛起,雖然比豐田更晚,但比亞迪也始終致力于打造出全產業鏈工業聚合體。簡單來說,比亞迪手握DM-i系統、驍云發動機、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等核心技術,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依托核心技術的優勢,擁有完善且全面的產業鏈布局。
同時,在整車制造以外,比亞迪也盡可能地做到自研自產自銷自用。在制造端,比亞迪擁有電池原料、三電系統、整車內飾材料、車燈、潤滑油等物料的制造能力;甚至在服務環節,比亞迪也能提供電池回收和汽車保險服務。
可以說,在汽車制造這一件事上,比亞迪已經構建起了自己可以進行獨立循環的操作模式。甚至比亞迪還能像豐田一樣,扮演供應商的角色。畢竟在目前,采購福迪電池、DM-i混動系統的車企也不在少數。
而且,在極少的外部采購環節中,比亞迪也能以極低的價格去砍價。畢竟,比亞迪已經讓全部供應商知道了一個事實:“你只要敢賣高價,我就敢自己搞研發搞生產”。
也正因如此,7.98萬的秦PLUS 榮耀版DM-i和驅逐艦05榮耀版DM-i,標配了ESP系統和全車6氣囊。
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這件事,也能發現比亞迪與豐田的不同之處。豐田建立完善的產業鏈矩陣,為的是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收獲更高的單車利潤。
比亞迪作為一家汽車廠商,同樣需要賺錢,但賺錢邏輯與豐田這樣的外國廠商有一些不同。這家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奉行中國傳統商人“薄利多銷”、“誠信務實”的商業準則。
比亞迪通過打造全產業鏈工業聚合體,有效降低了車輛的研發成本和制造成本,并且通過主動降低車價,來讓更多的消費者滿意。這樣的商業邏輯,不僅為比亞迪贏得了用戶的贊譽,更能為比亞迪帶來持續發展的重大契機。
比亞迪的這張王炸,誰來接?
“雙車798”,還有高效動力、豐富配置……新年牌桌子上的一對王炸,已經被比亞迪給扔出去了。而更讓其他車企覺得難受的是,比亞迪的手里,還握著“四個二”(全產業鏈工業聚合體),只要比亞迪愿意,還可以打出“一炸”。
在秦PLUS和驅逐艦05剛剛上市的時候,我認為比亞迪是在給長安啟源A05和五菱星光這兩款風頭正盛的產品一個下馬威。但后來才發現,我的格局還沒有打開。
當比亞迪拋出王炸后,吉利等品牌紛紛跟了一手。其中,吉利帝豪L HiP龍騰版車型,以8.98萬的起售價緊隨其后,而北京現代也將伊蘭特的價格下壓到了7.58萬元區間,并且宣稱“油比電強”。
但說實在的,王炸過后,不管是在牌桌上扔下“四個五”還是“四個三”,其帶來的震撼程度都不及雙王扔向牌桌時那樣擲地有聲。毫無疑問,在第一波價格戰之中,比亞迪已經贏了。
不過比亞迪的野望,不只是針對其他新能源品牌進行反擊,更希望憑借“電比油低”的震撼,把“老舊燃油車一舉拉下馬”。
在7.98萬的秦PLUS榮耀版DM-i、驅逐艦05榮耀版 DM-i面前,別克英朗、捷達VA3、馬自達3昂克賽拉還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嗎?至少在我看來,無論是論性能、論配置體驗,還是論價格,都不用比了,這些落后兩個時代的廉價燃油車們,躺平即可。
還真是應了五菱產品營銷副總經理周钘的那句話:“在一個非免費產品里,價格是最重要的差異化”。
結語:
所以在最后,筆者認為:比亞迪“雙車798”,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個里程碑。在此之后,入門級燃油車,特別是合資品牌的入門級燃油車,徹底喪失了自己的性價比優勢。
當合資品牌逐漸失去這些基本盤之后,未來的中國汽車市場,將成為新能源的天下,將成為自主品牌的天下。至于合資品牌要等多久才能緩過來,我覺得至少需要兩年時間。而這兩年時間,將成為自主品牌全面超越合資的一個窗口期。
在接下來,就靠比亞迪和TA的朋友們了!